深耕核心素养沃土 共绘劳育实践新篇
——大足区教育学会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专委会成功举办劳动教育学术研讨会
5 月 28 日,大足区教育学会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在香国小学成功举办劳动教育学术研讨会。全区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专委会会员、邓本莲名师工作室学员等120 余人相聚一堂,围绕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日常生活劳动展开深入探讨,为区域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力量。
活动伊始,香国小学书记、校长黄正端以《深耕劳动沃土 培育时代新人》为题致辞,系统介绍学校立足校情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网络、创新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实践成果,为区域劳动教育提供可借鉴的范本。
随后,大足区教育学会会长袁位带来《深耕劳动教育 厚植育人生态》专题讲座。他指出,推进劳动教育需从四个维度发力:一是锚定育人导向,深化劳动教育价值认知;二是多维度同发力,构建劳动教育常态体系;三是深耕细作结硕果,特色赋能促发展;四是直面问题勇探索,创新实践启新程。
在课例研讨环节,香国小学于洋老师与石桌小学徐燕老师围绕人教版劳动教育四年级下册《我会缝纽扣》开展同课异构教学。于洋老师创设“裁缝铺招募小能手”的模拟情境,通过闯关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实践能力;徐燕老师则基于学生生活中校服扣子掉了怎么处理的真实生活情景开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分步指导,学生一步步解决真实问题。两堂课将劳动技能训练与核心素养培育有机结合,展现了日常生活劳动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独特作用。
紧接着,大足区教育学会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专委会会长、邓本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对课例进行专业点评,并作《解锁劳动素养在课堂落地密码》专题指导。她从“构建‘五阶范式’,规范课堂教学流程;打造‘四真课堂’,夯实素养实践根基;达成‘四有目标’,提升课堂育人品质;强化‘五维策略’,深化素养培育内涵”四个方面作专业引领,为劳动教育课堂提质增效指明方向。
与会教师认为此次活动中分享的课程设计范式与评价工具非常实用,为日常教学提供了可迁移的操作模板,纷纷表示将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大足区中小学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邓本莲 张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