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共促专业成长
——大足区教育学会2025年中学数学专委会学术研讨活动在大足中学圆满举行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新课标理念,聚焦数学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重庆市大足区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于2025年3月20日在重庆市大足中学昌州校区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了2025年中学数学专委会学术研讨活动暨李晓黎中学数学正高级教师工作室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大足区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李晓黎中学数学正高级教师工作室协办,重庆市大足中学承办,重庆市部分教研员、大足区中学数学专委会会员及李晓黎中学数学正高级教师工作室学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特邀重庆市教科院中学数学教研员熊丙章博士全程指导,由中学数学教研员陈小松老师主持,分为课堂观摩与评课交流、专家讲座及学术交流活动等环节。
一、课堂观摩与评课交流
在课堂观摩环节,大足中学彭玉霞老师和大足城南中学李成老师分别执教了高一数学必修二《6.2.4向量的数量积》的研讨课。彭玉霞老师的课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向量数量积的概念、性质和应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李成老师的课则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向量数量积解决实际问题,课堂节奏紧凑,教学效果显著。两位教师以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创新的教学设计,充分展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践。课后,熊丙章博士组织参会教师围绕课堂设计、教学实施及学生反馈展开了深入的评课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二、专家讲座
重庆市教科院中学数学教研员熊丙章博士以《从问题到课题:数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路径分析》为题,结合自身研究经验,从课题申请书撰写误区和申报技巧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数学教师如何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课题,并通过科研提升专业能力。讲座内容详实,案例丰富,语言生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为参会教师提供了科研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和方法指导。
三、学术交流活动
在学术交流环节,参会教师围绕新课标实施、核心素养培养及课堂教学创新等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并就当前数学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建议和实践策略。
四、活动总结
活动最后,中学数学教研员、大足区中学数学专委会理事长、中学数学正高级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李晓黎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和成效,并对与会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一是深耕学习,内化专家智慧。二是聚焦课堂,勇于突破创新。三是强化协作,凝聚团队力量。
本次学术研讨活动为大足区中学数学教师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不仅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也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新课标理念提供了有力支持。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探索课堂教学创新,提升科研能力,为全区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彭玉霞、陈小松)
|